【应试策略】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作用
标题作用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有以下6点: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作为文章的线索;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概括文章内容;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为了方便记忆,以上六点可以提取关键词组合成两句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其中“吸读”是指吸引读者,“线”是线索,“象”是象征,概括即概括内容,“心”指文章中心,“情”是指作者情感。
下面做具体分析:1.文章标题比较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耐人寻味、有矛盾现象的,这样的标题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或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如:《喂——出来》、《大自然的语言》、《5+2<7》等。
2.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的,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3.全文使用象征手法写的,标题具有象征作用。如《海燕》《白杨礼赞》等。
4. 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5. 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6.标题中有修辞的或者某事物的抒情散文,有时候是文章的线索,有时候是抒发某种情怀。《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匆匆》、《背影》、《羚羊木雕》等。
文章标题作用的考查一般不会太难,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学生或标题作用记不全,容易混淆,或死记硬背标题作用,不能够灵活应用,或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出现一股脑写出标题所有作用的情况,造成相关的失分。
所以在答题时,首先要根据标题包含的内容,接着进行分类,找到相关的作用,最后还是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或者作者感情。一般的标题作用为2个,最多3个。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