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手机屏幕的组成,整个手机屏幕的大致结构如图,看似不到2mm的面板实际上堆叠了很多组件。其中最为关键的,影响手机屏幕边框宽度的是中间的液晶层。
由于液晶是液态晶体,它被灌注在面板夹层内时为了防止其泄露,要进行边框封胶,也就是上图中面板周围的黑色部分。正是这一圈胶体对屏幕边框的宽窄造成了影响。由于液晶屏幕生产过程中液晶的滴入和边框胶体的粘合是同步的,所以边框胶越窄,对液晶滴入的精度要求就越高。所以边框的宽度第一受到边框胶涂布工艺的影响。
而边框宽窄除了与边框胶涂布工艺有关外,它和屏幕栅极驱动电路的排布方式也有关联。
液晶屏的下方都会有排线和电路板,这一圈排线除了负责传输图像数据外,它还负责驱动每一个像素的滤光片开关的动作,以此来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图像。传统的排布方式是直接排布,栅极线的宽度和屏幕的像素数量,也就是分辨率有关。分辨率越大,这一圈栅极线的宽度也就越大。
而目前智能手机分辨率越来越高,如果采用传统排布方式,则势必会导致屏幕边框无限增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显示面板厂商(LG,夏普,三星等)研究出了新型排布技术,分为ASG、GOA和GIA技术。
1)ASG
ASG技术可以将GateDriverIC直接集成在玻璃基板上,它的好处是让屏幕变轻,增加屏幕可靠性。
2)GOA
GOA是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放置在阵列基板上,可以有效降低边框的宽度。而目前很多手机的窄边框都是通过GOA技术来实现。
3)GIA
这一技术相比GOA更加先进,它将栅极驱动直接从显示区域引出,这样就解决了屏幕分辨率和边框宽度的直接关系,对于超高分辨率的屏幕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其实实际上还有一种障眼法,便是使用折射原理让液晶面板的黑边消失在视野范围内。夏普的Crystal的新专利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但是最接近无边框的手机也并非完美,目前的手机屏幕中,很大一部分采用的是非自发光屏幕,也就是说在屏幕下方或侧面需要靠传统光源进行打光,才能将彩色的图像投入人眼。而由于窄边框会让边框宽度变窄,这就对光源和屏幕之间的密封性要求增强。以目前的工艺水准来说,要实现对光源的完全密封是不可能的,所以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漏光问题。以楼主之前提到的夏普那款手机来说,它的边缘漏光现象就很严重,也只能等待后续技术的发展来改进这一缺点了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