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基辅独立报
原文出处:
原作者:伊利亚·波诺马连科(Illia Ponomarenko),《基辅独立报》的国防和安全专题记者,自乌克兰东部冲突爆发开始,他就在报道这场战争。他的文章涉及安全问题,以及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军工生产及国防改革等领域。此外,他不仅曾被派往顿巴斯战区协同乌克兰军队,也曾被遣往巴勒斯坦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随军记者。伊利亚获得过阿尔弗雷德和平摄影奖,并被选为《今日美国》在美国国防部的特邀记者。
不管怎么样吧,按照基辅当局的说法,“赫尔松大反攻”是注定要发生的。尽管顿巴斯战役远未结束,但是乌克兰还是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展开战争的下个阶段的,那就是一场备受期待的、重大的南部反攻行动,关键是解放俄罗斯占领的赫尔松市。基辅当局宣布,它打算解放2月24日俄罗斯全面入侵后占领的一个地区首府,而世界各地的专家也一致认为,乌克兰要是想要取得对俄罗斯的重大胜利、扭转战争局势,夺回赫尔松是最可行的方式。
作为反攻行动的一部分,乌克兰可能会试图封锁被占领的城市,切断俄军驻军的补给和增援,并持续封锁直到城内俄军投降。这是一个相当“勇敢”的举动,要求从步兵到防空力量乃至反炮兵火力,所有这些乌军的组成部分都作出最有效的努力。由于当地的地形和俄军在军事上的缺陷,乌克兰的计划实际上是有可行性的,但是为了实施这一行动,乌军必须展示出的战争协调能力,并且要在开展正式行动前就摸清楚该地俄军部署、弹药库位置和补给线路径,这种事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
奔向南方乌克兰早在3月2日就丢掉了赫尔松,在当时城内几乎没有什么有效抵抗,乌克兰在南部的防线在俄军的“猛烈闪电战”中迅速崩溃了。现在,在140多天的战争后,俄罗斯开始声称赫尔松州是“完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了,并且还威胁要组织“公投”,从而像是在14年吞并克里米亚那样再次吞并乌克兰的另一片领土。
据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委托军队来制定一项计划,重新夺回对经济至关重要的南部沿海区域,乌军已经在赫尔松州开展了战役,来抗衡俄军在顿巴斯的大规模进攻,据乌克兰赫尔松当地军民政府称,战役的结果是目前乌军夺回了44个村镇。但是,这些小规模战斗也没什么可夸耀的。接受《基辅独立报》采访的专家称,乌军的这些小规模行动更多的是为了探查俄军的防御,并且牵制顿巴斯的俄军,而不是为了获得实质性的领土收益。
现在来讲吧,与尼古拉耶夫州接壤的200公里长的赫尔松前线被相当程度上耗竭的俄军49联合武装集团军一部控制着,该部包括了一些精锐空降军、第22集团军和联邦国民警卫队(Rosgvardiya)。据估计,俄军在该地区部署了至少10个BTG。这可能是俄军人力最为薄弱的前线了,因为他们把顿巴斯方向的入侵放在了首位,伊久姆-巴赫穆特方向堆上了近50个BTG。
但是,俄军还是在加强他们在南线的防御的,因为赫尔松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成为顿巴斯之外乌克兰反击的目标。7月12日,被占领的梅利托波尔的网友和当地媒体发布了视频,显示看不到头的俄罗斯车队正在向赫尔松机动。近期的开源情报监测也证明,被占领的顿巴斯动员了越来越多的缺乏训练的部队并部署到赫尔松,这可能代表着人力的持续缺乏,这也是乌军反攻的有利因素之一。
“俄军没有能力在赫尔松如此宽广的战线上完全确保整条战线的安全。”冲突情报小组(Conflict Intelligence Team,CIT,一个开源情报调查小组)的基里尔·米哈伊洛夫这样说。“他们控制不了一条完整的战线,充其量是在人口密集区和交通枢纽建立据点罢了。很多情况下他们无法协调己方行动,乌军将有机会逐一击破。而俄军也没有能力向该地区快速派遣增援,那会大大影响,甚至逼迫他们放弃在顿巴斯的攻势。”的确,和兵力集中的顿巴斯不同,赫尔松前线非常松散,几乎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乌军的先头兵力是有机会突破的。
“要是回头发现乌军的侦察小组能潜入俄控地域并探查俄军防御,他们能渗透多深我都不奇怪。”出生于乌克兰的以色列防务专家伊戈尔·列文说,“目前来讲,乌军步兵擅长以较小规模的小组执行命令。”列文认为,乌军应该在进军时避免过度集中,以连为单位,同时使用饱和的单兵防空系统来对抗俄军的近空支援。当时机成熟时,乌军地面部队可以尝试向南推进约20-30公里,抵近赫尔松郊区,特别是那个时运不济的赫尔松机场(Chornbaivka机场)。在这四个月里,这个机场被乌军袭击了数十次,让大量的俄军飞机和设备被毁,但由于战略重要性,俄军还是在不断损失的前提下拒绝离开。
关键目标为了孤立赫尔松俄军并且迫使他们投降,乌军必须完成三个关键目标。
1.乌军必须严格控制M14/P47高速公路,这条公路贯穿了赫尔松东部,将该市同俄控赫尔松州南部的新卡霍夫卡连接起来。新卡霍夫卡是俄军在赫尔松州南部的重要基地,也是最近俄军弹药库被新进西方武器袭击的地点。
2.乌军还需要摧毁两座横跨第聂伯河的桥梁,两座安东尼夫斯基大桥,一座为机动车桥,另一座为铁路桥,位置在赫尔松郊区的安东尼夫卡镇附近。目前,这两座桥允许俄军从河对岸的占领区增援其在赫尔松的驻军。
3.乌军还必须切断位于赫尔松以东55公里的新卡霍夫卡的卡霍夫卡水电站,这座大坝也能起到桥梁的作用,M14/P47高速公路就沿着这座桥运行。如果这条公路被乌克兰切断,俄军将无法穿越第聂伯河。
随着两座安东尼夫斯基大桥被毁,穿过第聂伯河到达右岸的方式就是通过乌控的扎波罗热了,这可距离赫尔松两百多公里。阶段只有在俄军被封锁并切断补给和增援时才能成功,如果成功的话,赫尔松的俄军将会面对一个巨大的天然障碍,第聂伯河在城边足足有350米宽,乌军炮兵也可以在足够近的距离上组织俄军在河上设置任何形式的桥梁,像是浮桥什么的。
专家认为,达成这种严格的封锁需要时间,但这种态势将可能对赫尔松本身伤害最小。不像是俄军围攻马里乌波尔,围城期间俄军孤立了整座城市,乌军驻军本身就毫无希望可言,但是随后俄军为了迅速得胜,开始强攻这座城市,并把一切打的稀巴烂。
战役准备如果乌军想要设法在赫尔松孤立俄军,他们也必须迅速、坚定的夺取领土,还必须在俄军的反击中坚守自己的控制区。他们将不得不摧毁俄军的大量军事基础设施,像是弹药库和燃料库,从而削弱俄军的战斗力。当地的地形为乌军提供了机会,赫尔松州道路比较匮乏,第聂伯河上的可用桥梁也太少,俄军在赫尔松的后勤工作非常缓慢。交通瓶颈迫使俄军将物资集散在火车站附近的几个地点,这些物资饱和的集散点是美国最近向乌克兰提供的HIMARS的目标,举个例子,7月11日对新卡霍夫卡的一个大型军事仓库的攻击。赫尔松州一直是持续打击的重点,过去几周里这些行动摧毁了俄军近50处关键设施。根据CIT的基里尔·米哈伊洛夫说,俄军在赫尔松部署的军事力量越多,由于当地地形,后勤问题就不可避免的愈发严重。毕竟,俄军在赫尔松的后勤路径是他们在整场战争中最长的路线。
毫无疑问,俄军也会试图在空地同时发起攻势。专家认为,乌军要对俄军的防空力量造成尽可能大的破坏并同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多层次的防空网来对抗俄军。如果俄军的S-300、S-400、Tor-Ms和山毛榉防空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像是在7月13日的卢甘斯克S-400被HIMARS摧毁那样,乌军的Bayraktar TB2无人机也可以稍微不受限的起飞攻击。乌军无人机将能够确保快速发现目标,以便远程火箭炮可以打击和摧毁移动中的俄军车队。此外,对于大量驻扎在克里米亚的VKS来讲,强大的防空系统也很重要。一般来讲,这类行动的成功需要几个装备齐全、实力强大的步兵旅,他们要拥有足够的空中掩护和反炮兵能力,来对抗俄军的近空支援和火箭炮攻击。
“这确实是个问题,”米哈伊洛夫说,“但是既然仅仅在赫尔松前线面对这个问题,就不是不能解决了。”
本文来自“月熙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