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那些年,农村人喜欢到城里买房,城里人也越来越想到乡下买房。这可能就是人们内心中的一种不安分感吧,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缺什么想什么,倒也好理解。乡下人以为城里过得潇洒,纷纷进城;城里过腻了,自然也想回归田园,感受大自然的亲昵。不过随着信息与交通越来越发达,城乡差距其实已经变得没有那么大,多少会减轻过去那种“围城”式的向往式迁徙。
因此,清华大学社科院教授蔡继明曾作为代表建议,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买地。他主张有条件地放开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并非要让城里人像农贸市场买南瓜一样,奔向村庄买房买地。有条件地允许个人或企业到一些村庄购买房产,的确是利国利民之策。中国城市居民绝大部分住在楼房里,且楼房越建越高,其实并不利于身心健康。
我个人认为,既要守住底线,又要放开搞活,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非常考验地方的能力的。死守底线不行,农村很难富起来,不守底线也不行,富了少数人,坑了大多数农民。适度有条件放开,允许一些城里人到农村买房或许是好事,我赞成,但是该如何通过一定的政策来约束呢?
这跟楼市调控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在近日的发改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表示,放宽落户并不等于要放松房地产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都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动摇,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更多的通过优化积分落户的政策来调控人口,既要留下愿意来城市发展、能为城市做出贡献的人口,又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的蔓延。同时个别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还是要严格把握好人口总量控制的这条线,引导人口合理的流动和分布,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还要坚持一城一策,这就需要在不同的级别城市中通过不同的积分政策来调整人口和资源的调配。如果农村宅基地的放开也借鉴这个,或许既能缓解大城市问题,解决个人住房问题,还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诚招“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有关农村发展方面问题的调研和法律援助、是针对涉农问题及项目重大选题的调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本文来自“月熙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8015.html